大腹皮为棕榈科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腹皮,原产于东南亚及我国广东、云南等省。冬季至次春采收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2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效,还具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胃肠动力,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杀绦虫等作用,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胸腹胀闷、水肿、小便不利、大便不爽和脚气等症。
大腹皮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其主要成分槟榔碱而对消化系统有生理活性。科研人员也通过研究表明,大腹皮具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 ,并且大腹皮药品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比如说大腹皮作为调气药,用于治疗胃肠动力紊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伴有胃反流) 、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壁神经退化变性导致的胃轻瘫等疾病 。还有研究人员自制方益气利水汤(含大腹皮)内服,同时配合辛香走串、行气消胀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腔积液60例,结果发现,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6%,对照组为74. 4%,因此证明大腹皮也含有一定治疗癌症腹腔积液的功能。
此外,大腹皮还可治脘腹胀满而大便不爽。常配厚朴、陈皮、麦芽、茵陈等,效果如“加减正气散”,还可治疗肌肤中之水气浮肿者即轻症水肿,常和茯苓皮生姜皮等合用,方如“五皮散”。研究表明,采用肝益脾活血利水汤(含大腹皮)治疗腹水,总有效率达84. 7%。
然而,研究表明,大腹皮虽在临床上作为增加胃动力的中药,常与抗胆碱药、抗酸剂等西药合用,但若是不合理用药,也会有一定副作用。比如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最强,与胃动力中药合用时,因能增强胃肠蠕动使胃蛋白酶迅速到达肠腔失去了适宜的疗效环境而失效。此外,少数患者也会对大腹皮过敏,或者出现腹泻并伴发荨麻疹。
总的来讲,以槟榔为原材料的大腹皮是传统中药材,有多种明显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今后应该加强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以研发出技术含量高、剂型先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质量易控的大腹皮新制剂,以造福更多的病人。
以上就是“槟榔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槟榔内容,请继续关注槟榔汇。